中阮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承载着传统音乐的"中和之美",其圆润的音色和适中的音量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中庸"的哲学思维,现代改良后,它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音乐的桥梁。4月7日,《老有腔调》直播间特别邀请到中阮教师陈惠菊来到直播间,带大家聆听跨越千年的弦音。
陈惠菊,女,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太仓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太仓市戏曲家协会会员,现分别任教于太仓市老年大学、老年大学沙溪分校、市横沥小学、南郊小学、科教新城常丰社区、娄东街道景瑞社区、城厢镇微课堂、城厢镇县府社区。2020-2021学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被太仓市老年大学评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太仓市教育局、太仓市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授予的"百姓学习之星"称号,从教十多年来,编写校本教材《快乐学中阮》,开创寓教于乐的阮乐启蒙体系,从社区书院到校园课堂,让阮咸古韵在江南水乡焕发新生。
中阮的前身是"阮咸",相传由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改良并推广,唐代以"阮咸"命名。宋代后简称为"阮",浑厚中音如暖玉生烟,清越高音似珠落玉盘,深沉低音若松涛回响。中阮适合抒情性旋律、和声伴奏及节奏性段落,既可独奏也可在合奏中承担内声部支撑。
在直播间里,陈老师向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阮的历史渊源、结构与材质、演奏技法等,并现场即兴演奏中阮传统名曲《步步高》,中阮曲目《步步高》改编自广东音乐同名经典作品,其欢快激昂的旋律与中阮独特的音色技法结合,形成了鲜明的演奏特色。当陈老师的指尖划过丝弦,流淌出的不仅仅是《步步高》的欢腾喜乐,更是中华文明千年文脉的深沉震颤,亦是文化根脉的薪火相承,蕴藏着"中庸之道"的智慧回响,也跃动着民乐创新的时代脉搏。
苏州英才网(SZYCW.COM ) 缘才® 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 沪ICP备2023014469号-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叶繁公路199弄15号-277,278,279,280 EMAIL:8115136@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苏州英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