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5851052883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人社要闻

重点人群帮扶机制丨“家门口”实现精准帮扶

来源: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时间:2023-10-06 作者:苏州英才网 浏览量:

今年以来,苏州人社部门紧扣"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重要定位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目标,坚持把就业优先战略落到实处,落在细处。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提升就业工作质效,推进就业服务开展质量。苏州就业工作始终保持全省领先、全国前列水平。截至目前,苏州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18万人,占全省18%;全市企业用工备案人数为546.14万人,占全省用工规模四分之一

一直以来,苏州人社部门始终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创新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持续健全"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全国首批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推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深度融入"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建设,截至2023年8月,共挂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8个,其中基础服务站92个,特色服务站66个;联合打造的"海棠花红"阵地112个,"暖心驿站"66,"劳动者驿站"61。推进"云端送岗"直播带岗品牌建设,发布《苏州市"云端送岗"直播(线上)招聘工作指引》,1—8月共推出直播带岗298场2088户企业提供岗位4.03万个。聚焦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强化公益性岗位、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托底安置,深入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太仓市人社局成立"太仓市公共服务就业驿站"并设立"就业帮扶绿色通道"。公共服务就业驿站工作人员通过对本市的失业登记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前期电话排摸,实名登记,建立个人情况数据台账,跟踪服务到人,实现一人一档精准就业帮扶。截止2023年7月,累计进行前期电话跟踪服务、信息排摸服务48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851人次

穆女士,太仓市璜泾镇西塔社区居民,33岁,2022年4月失业,成为一名全职宝妈。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穆女士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公共服务就业驿站的工作人员通过《失业登记有效人员查询表》获得穆女士的信息,在对穆女士以往的工作经历和特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后,着手与市区范围内的企业进行联系,寻找与她的工作经验适配的岗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共服务就业驿站为穆女士找到了一份国有企业的工作岗位。该岗位与穆女士以往的教育背景和经验相符,穆女士于2023年2月入职。

穆女士对公共服务就业驿站的帮助以及"春风行动"表示由衷的感谢,是政府的帮助让她找到了工作,缓解了经济压力。

穆女士现任职的工作岗位主要从事服务性质工作,在工作中,她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主动参与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理论结合实际,提供高质量服务。现如今,穆女士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十分满意,她希望能够继续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通过她的行动带动更多人去关心和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她相信政府始终将民生需求放置于第一位,面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员都会及时伸出有力援手,兜牢底线温暖人心。

昆山千灯镇通过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辖区居民提供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求职招聘、人才支持、劳动关系调解等服务,切实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居民"家门口"幸福指数。

炎武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是千灯镇试点的第一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主要聚焦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收集周边企业、商圈招聘信息简章,服务辖区居民,打造人才、就业、培训、社保、调解、政策咨询为一体的千灯基层人社服务样板。

目前,千灯镇着力通过五色就业帮扶不断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工作。一是确定就业意愿和目标。二是定位五色群体。绿色为目标明确群体,就业帮扶重点在帮助其缩短求职时间,提高就业成功率;蓝色为求稳慢就业群体,重在增强劳动者信心,提高就业紧迫性;黄色为无意愿懒就业,重在帮助其明确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积极性;橙色为定位不清流动大的群体,关键在指导其准确定位自我,提高就业经验度;红色为兜底帮扶促就业群体,力求失业动态清理,提高就业充分度。三是分级分类精准服务。四是回访跟踪,等级就业成功率、岗位匹配度。

"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启用以来,千灯镇不断总结经验,对标找差,促进服务升级。一是数字赋能,实现"云端"送岗。深度融合零工市场与就业服务站建设,大力推广"人人帮零工服务"微信小程序线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二是入户走访,摸清就困底数。以"大数据+铁脚板"为手段,对辖区内的就业援助对象开展摸底调查和跟踪服务,实时掌握重点群体就业需求。三是建立底库,做好供需匹配。在做好群众就业需求登记的同时,常态化摸排附近商圈、个体商户、企业用工需求,形成"岗位库"和"求职库",持续做好供需匹配、人岗对接。

5月22日,炎武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收到应届毕业生朱同学的求职简历,她希望在千灯找一份工作。按帮扶分类,服务站认定她属于五色群体中的绿色目标明确群体,人社专员通过了解其专业信息、岗位需求后,快速为其联系匹配企业,搭桥牵线助力其成功就业。

7月25日,工作人员对朱同学及其单位进行回访,了解其工作适应情况,包括岗位具体信息、社保缴纳情况、薪资情况及个人生活等情况,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议其不断提升岗位能力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特别是从事财务工作,要遵守职业操守,守住保密信息,且要爱岗敬业,在岗位上勤勉奉献。

家住吴江区的杨陆天豪同学是南京工业大学2023届自动化专业应届毕业生,刚毕业的他在面临求职就业上有些迷茫,来到家附近的吴江盛泽镇舜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业服务站)求助。在社区就业服务专员指导下,进行了就业登记,并详细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同时通过吴江区人力资源市场网站、"吴江好工作"微信公号等平台查看招聘岗位信息。目前,该同学获得了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开发工程师的工作机会。

今年以来,吴江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要工作,打造"党建+就业服务"联动新模式。依托区内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优化"更有温度"的就业服务,统筹政府、高校、企业、社区等资源,各方联动提供"1131"就业服务。组织系列校园招聘直通车、高校毕业生专场双选会、企业带岗直播,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完善全流程创业支撑体系。通过持续擦亮"校园苏州日""感知吴江"工作等品牌,赴上海线、西安线等11条线路开展赴外校园招聘,已累计为毕业生提供岗位13680个,收到简历15536份,达成就业意向4156人

"就近获取就业服务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盼望的诉求。"吴江区人社局局长张燕表示,"吴江区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布局‘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将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海棠花红’先锋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党建引领推进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优化服务路径、提升服务品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就在身边’的幸福感。"

单同学,女,22岁。2023年6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家住苏州市姑苏区苏锦街道,今年7月入职苏州姑苏人力资源产业园前台文员。

"今年就业形势困难,毕业后我一直想找工作,但都没有合适的,苏锦街道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摸排直接联系到了我,询问了我的就业状态,得知我一直在找工作后就登记了我的求职意向和个人情况,没隔多久就给我推荐了一个岗位。"姑苏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对辖区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的调研建立了企业岗位库,与辖区内就业人才库比对,精准推送合适岗位。在了解登记了单同学的实际情况后,街道积极牵线搭桥,产业园对单同学进行了面试,最终顺利入职。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苏州英才网(SZYCW.COM ) 缘才® 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 沪ICP备2023014469号-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叶繁公路199弄15号-277,278,279,280 EMAIL:8115136@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苏州英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