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5851052883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区县动态

姑苏区着力打造产才城融合发展新高地

来源: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时间:2025-04-17 作者:苏州英才网 浏览量:

姑苏区坚持"中心+""文化+""数字+"定位,不断夯实古城产业人才发展底座,持续导入青年活力人群。至2024年末,全区人才总量14.56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31万人,高技能人才6.23万人;2024年,引进落户青年人才项目110个,新落户人才1865人。

一、"双招双引"聚人才,筑牢产业发展"基本底盘"。以产才城融合发展为导向,发挥"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效应,强化部门互联互通,拓宽引才渠道。一是深化赛事引才。紧贴区域发展重点和产业方向,开展"智汇姑苏"创新创业大赛。2024年,共吸引低空经济飞行器正向设计、元宇宙虚拟服装集成平台等18个青年人才项目落户姑苏,其中,通过双招双引赛落户占比50%。二是深化平台引才。依托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平台,举办网红经济、特色经济领域产才融合发展对接会,成立"直播人才学院",助推蓝水生态净化技术、深亚微米级集成电路研发等110个青年人才项目成功落户,其中数字创意、高技术服务类占比88.18%。三是深化招聘引才。举办"校园苏州日"系列活动,对接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首创姑苏企业"走出去"与高校学子"姑苏行"双向对接模式,精准实施校园引才,165家单位提供2977个岗位,收到简历2065份。立足区域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开展4期姑苏猎才联盟紧缺高层次人才猎聘,30名人才成功就业姑苏。

二、"产教融合"育人才,释放示范引领"雁阵效应"。打造集培训、评价、就业一体闭环的技能人才供应链,加快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造就一支规模大、结构优、技能精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一是强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聚焦古城保护更新,创新建立全省首个古城水环境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新增污水处理工、排水巡查员2个职业标准,成功入选省级行业评价规范,培育古城保护水环境治理技能人才843人。新建数字媒体技术、数字信息技术、直播电商等3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升级。孵化技能名师工作室15家,其中5家工作室位于十全街,助力特色创业街区打造。二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育。我区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江苏天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开发1项职业技能标准,获国家级认定;我区1名高技能人才入选江苏首席技师,实现零的突破;新增2名江苏工匠,1名江苏大工匠,1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是扎实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提质"送技下乡"活动,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岗前培训、项目制培训累计开班48个班次,培训学员2900余人次。在全市率先推出"技能夜校",累计推出107个班次,培训学员2964人。组织开展"百工百艺•匠人匠星"技艺技能状元大赛,通过"以赛促训"培养高技能人才1927人。

三、"用心用情"留人才,激活青年才俊"源头活水"。围绕人才需求,服务打包送达,全方位提质人才在古城的住宿、文旅和精神体验,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一是让人才在生活上舒心。升级姑苏人才礼遇,融合文旅体验、传统技艺、人才安居、交通出行、健康疗养等项目,引留古城活力人群。去年举办人才安居行、人才音乐会、传统技艺体验等人才服务活动41场,服务各类人才8300余人次。二是让人才在干事上暖心。升级人才奖励政策,根据全区产业地图分布,动态调整区级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优化人才评审机制和流程,加强与市级部门对接争取,全年累计为288家企业的858名人才落实各项奖补资金2918.76万元。三是让人才在发展上放心。创新推出"社情民意联系日—惠企服务活动",目前15期活动共收集各类问题及诉求246项,妥处率97.97%。打造"才舒心"直播间,"零距离"宣传人才政策,累计开展8期,4.7万人次观看。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苏州英才网(SZYCW.COM ) 缘才® 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 沪ICP备2023014469号-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叶繁公路199弄15号-277,278,279,280 EMAIL:8115136@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苏州英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