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5851052883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人社要闻

苏州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视频会上作交流发言

来源: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时间:2025-02-28 作者:苏州英才网 浏览量:

2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召开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总结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做好下一步重点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出席会议并讲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俞家栋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稳住了务工规模,增加了工资收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强调,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深刻把握就业帮扶工作的新目标、新要求、新挑战、新节点,瞄准"两稳定一防止"目标任务,强化多渠道拓展岗位,围绕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两头发力;强化系统化协同发力,围绕服务、培训、维权一体化推进;强化全方位倾斜支持,围绕重点人群、重点地区聚力攻坚,保持干劲不减、力度不松。要深化对就业帮扶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实现平稳过渡、有序衔接。

会上,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查颖冬在分会场作交流发言,阐述了苏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摆在优先位置,做好脱贫人口"引留用"大文章的具体举措和先进做法。


苏州市在扎实做好户籍人口就业帮扶工作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合作和东西部协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做好"引留用"文章,打造脱贫人口就业乐业"新家园"。截至2024年末,对口地区在苏州稳定就业近50万人,呈现稳中有增态势。

深挖人力资源蓄水池 拓展增量"引得来"

发挥苏州产业用工大市和中西部人力资源大市的互补效应,深入开展对口劳务协作,累计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人力资源合作基地758个,其中校企合作基地562个。

春节前后,全市已组织246家企业分25条线路赴外开展劳务协作及招聘活动,提供岗位超2万个。连续6年与劳务输出地合作,在春节后为来苏州务工人员提供包车、专列等"点对点"直达送工服务,累计接回超26万名。培育建设23个省级劳务品牌、19个市级劳务品牌,发挥好带动就业的集聚效应。在全省率先启动技工院校跨省招生工作,建立招生、就业、产业联动机制,2024年首次招收省外户籍学生912人。

为进一步深化苏陕劳务协作,2月5日上午,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查颖冬带队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开展人力资源对接活动。在2025年苏陕劳务协作周至专场春季招聘会‍上,34家重点企业提供优质就业岗位3084个。


吴江区人社部门多次组织"盛泽纺织工匠""汾湖电梯工匠""七都光电缆工匠"等劳务品牌龙头企业赴外开展劳务品牌交流和专场招聘等活动。目前"盛泽纺织工匠"劳务品牌的龙头企业盛虹集团已吸纳对口地区劳动力近2000人。


夯实就业服务硬支撑 稳定存量"留得住"

建立全市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管理制度,工作网络覆盖全市44个街道、50个乡镇、1182个社区和941个行政村,为广大外来劳动者提供均等便捷的政策咨询、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通过数字赋能,实现与对口地区社保转移"全程网办"、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互认,建立劳动争议案件信息共享、案件协查、联合惩戒等机制。

布局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333个,让新市民劳动者在家门口、集宿区里、产业园内就能获得专业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联动建设劳动者驿站、暖心驿站等服务载体,对新职业、新业态、灵活就业等劳动者提供更为精准化、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苏州高新区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在了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木桥公寓,辐射周围多家用工密集型企业。木桥公寓"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可提供就业招聘、职业指导、创业服务、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人社服务,同时还引入了医保、公积金、工会、残联、律师、会计师等多元化服务。

昆山市建立了全国首家跨区域合作零工驿站—技能叶县零工驿站,与昆山人力资源市场紧密对接,高度契合昆山高新区域内零工需求,打造零工求职的信息窗。同时,为叶县在昆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注重以技赋能强内核 提升质量"用得好"

多措并举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实施"吴地工匠"项目制培训,新市民劳动者可享受免费技能培训。2024年,共惠及新市民劳动者4706人次,发放补贴超800万元。启动"送技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村劳动者提技增收,全市培训68期2126人次。持续放大"订单班"、企业"冠名班"政策效应,促进外来人口转移就业,为重点企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实施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投用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等特色载体,开展跨区域人才实训超2400人次,覆盖陕西、河南、安徽等对口地区。


2024年,苏州技工院校选手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3块金牌,创历史突破,其中2人为外地来苏学生。


苏州市将紧扣中央、省对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的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各项工作,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苏州英才网(SZYCW.COM ) 缘才® 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 沪ICP备2023014469号-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叶繁公路199弄15号-277,278,279,280 EMAIL:8115136@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苏州英才网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