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苏州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苏州博士后事业全面推进,积厚成势,提速发展。2023年,我市启动实施博士后集聚"1600"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面向全球发布1603个博士后岗位。计划实施以来,已累计招收博士后1416人(含博士后流动站),其中企业博士后785人,同比增长32%,博士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日,我市对外发布新一轮博士后岗位招引需求,涉及1152个岗位,涵盖30家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相关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
扫码查看2024年苏州市博士后招引需求信息
更高层次构建创新载体矩阵
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全力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计划实施以来,我市新增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点90家,其中,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9家,占全省获批总数的35%,继续领跑全省。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省级以上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点463个,国家级站点328个,建站数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载体平台建设高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其中,企业类博士后站点设站布局主要围绕苏州制造业"1030"产业链体系。
更高标准提升成果转化水平
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生力军。计划实施以来,127名博士后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3名博士后入选国家博士后资助计划(其中2名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现国家博士后资助计划全覆盖,134名博士后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累计获资助4020万元,入选人数占全省企业博士后入选人数的三成以上。
探索建立"揭榜领题"机制,更大力度引导博士后人才从"实验室"走上"主战场"。在省内率先发布博士后先进制造业揭榜领题榜单,涉及21家设站单位的62个榜题,进一步促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者,来自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吴从风博士所揭榜的研究项目,预计将塑料类零部件使用寿命提升一倍以上,金属类零部件使用寿命提升50%,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更实举措打造区域亮点成果
计划实施以来,在全国率先推出"苏州市博士后创新发展评价指数",以系统科学的量化指标对全市博士后工作成果作出全面评价。通过科学评价博士后区域板块和设站单位的创新能力,对区域板块和设站单位精准画像。
依托"校园苏州日"平台,组织设站单位开展博士后专项对接推介和集体招聘,推动产学研落地,形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机制。
生态赋能板块活力,苏州工业园区承办"纳米+"前沿技术与应用全国博士后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难题;昆山举办高校博管办主任研修班,深入推进校企双向奔赴;常熟举办博士后特色沙龙活动,搭建博士后青年人才"开放、共享、创新、合作"的高水平跨学科交流平台;高新区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吸引留学人员来苏创新创业,服务先导产业发展。
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者,来自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明坛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分享自己在苏州做博士后研究的经历:"非常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目前的技术攻关方向与我在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契合。能延续自己的研究,并将自己在博士期间的经验积累应用到现在的工作中,对我来说很有收获。"
苏州英才网(SZYCW.COM ) 缘才® 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 沪ICP备2023014469号-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叶繁公路199弄15号-277,278,279,280 EMAIL:8115136@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苏州英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