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一批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今天(4月1日),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正围绕苏州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在《中国组织人事报》理论版刊登署名文章《全力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
全力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
千年姑苏,精彩福气。苏州不仅是近悦远来的江南水乡、人间天堂,更是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市、用工大市,发展需要企业的鼎力加持,更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苏州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在2020年就制定发布了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的工作意见,提出打造劳动关系模范城市,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无差别、均等化公共服务,强化人力资源"引、育、留、用"全链推进,引领企业和劳动者"双向奔赴"。当前苏州市场主体突破200万户,用工规模超600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263.4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率先突破100万人,连续4年获评"最佳促进就业城市",根治欠薪连续5年在全省考核中列为A级。
强化传承与创新 精准把握好"立"和"破"的关系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其中蕴含的和谐理念为劳动关系工作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苏州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将"和合文化"和谐、互融、共生等理念,"江南文化"兼收并蓄、融合发展等品格融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过程,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坚持在传承中创新,持续更新优化苏州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评价指标,科学设定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纳入"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关爱员工""企业股权激励"等要素,鼓励企业畅通职工职业发展渠道,保障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21年出台全国首个市级"劳务派遣信用等级评价"地方标准,对劳务派遣单位分级分类监管,强化守法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动惩戒。组织优秀企业文化交流、和谐企业创建案例交流、人事经理沙龙、和谐劳动关系主题分享等活动,引导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和谐驿站。坚持在创新中传承,顺应形势变化,创新发布全国首个电子劳动合同地方标准,为全市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免费电子劳动合同签署平台,推动企业劳动关系数字化治理新模式,助力企业稳就业、降成本、增和谐、提效能。创新构建"薪酬+就业保障、薪酬+技能提升、薪酬+引才留才、薪酬+权益维护"的"1+X"企业薪酬服务创新应用体系,持续深化企业薪酬服务。推进和谐创建制度化、体制化发展,编印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文化系列丛书,积极营造"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理解企业"良好氛围。
强化提质与扩容 精准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
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强化激励约束、科学考核评价、促进社会带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多方协同、正向激励、示范引领和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和谐创建梯度递进评估认定,激活企业和社会各方和谐创建内生动力。久久为功深耕"点",从企业单建拓展到企业、行业、工业园区、乡镇街道"四级联创",从创建和谐企业向和谐行业、和谐工业园区、地区示范"四级提升",从创建和谐乡镇街道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提升,形成了标准上层层递进、工作上环环相扣的梯级创建机制。鼓励支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特色化推进和谐创建,打造地方特色创新品牌。如张家港在全市党建工作站设立"和谐劳动关系先锋驿站";吴江推行和谐劳动关系"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各区镇因地制宜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特色片区;苏州工业园区开发上线劳动关系运行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精准化,预警自动化,决策科学化,治理智能化。全市已创成8家国家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其中7家是深耕苏州的本土民营企业,亨通集团作为其中代表,树立示范标杆,牵头成立苏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协会,搭建服务企业新模式,累计服务3.85万户企业,有效带动了全市上万家成建制企业加入到和谐创建行列。苏州工业园区纳入全国首批8家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纳入国家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市获批张家港等省级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综合试验区4个。放眼全市拓宽"面",联合总工会、工商联等单位出台举措正向激励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在评选表彰、行政监管、社会职务安排等方面给予企业"可观可感"的激励,推动企业在劳动用工、民主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开展创建活动和自我评价,使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由"要我创建"向"我要创建"转变。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共向各级信用平台推送1.26万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纳入守信"红名单"向社会公示。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1.26万家,占单独已建工会且正常经营企业数的比例高达79.6%。
强化联动与共治 精准把握好"内"和"外"的关系
强化内部联动、激发耦合效应,强化人社内部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信访等部门信息互通和工作联动,聚力打造"一窗式"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平台,实现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全覆盖,持续深化劳动争议仲裁全域受理、繁简分流、裁审衔接、"调裁审执"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及时有效多元化解劳动纠纷。出台规范新业态劳动用工管理指引(试行),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的分类指导和服务。创新建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助理派遣服务制度,无偿为企业提供劳动关系管理服务。全方位打造"不欠薪"城市苏州样板,加强欠薪执法监管力度,实施家装企业"红黑榜"管理,切实维护劳动者劳动报酬合法权益。多方参与共促、激活治理效能,大力实施教育供给提质增量工程,创新开设外来劳动者子女暑托班,打造人才乐居、人才公寓、劳动者集宿区等精品项目,全力满足劳动者子女教育、居住等需求。会同司法、行政、工会等部门组织发挥"五位一体"调解机制作用,畅通法律援助救济渠道,加大劳动权益救济力度。联合中院、总工会等部门共同签订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合作框架协议,指导快递行业签订集体合同,共建新业态"暖新服务驿站"。积极构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一次申请受理、部门联动办理、结果内部反馈"服务新模式,为7家平台企业30余万从业人员提供职业伤害保障"一站式"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建设,推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园区(开发区)等载体成立行业性、区域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成立苏州市快递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苏州高新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协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获评2021年度全国先进金牌调解组织。
苏州英才网(SZYCW.COM ) 缘才® 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 沪ICP备2023014469号-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叶繁公路199弄15号-277,278,279,280 EMAIL:8115136@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苏州英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