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属于工伤风险较高行业,又是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为维护建筑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工伤保障权益,常熟市建立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长效机制,对不能按用人单位参保、流动性大的建筑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以工程项目为单元参加工伤保险,不断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全市建筑业新开工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一、"连线"定位,建设项目应纳尽纳。
"你单位尚未办理社会保险开户登记,请于6月底前至社保工作机构(街镇为民服务中心)办理社保开户和增员手续。逾期仍未开户和增员的,将依法依规处理。"这是常熟市社保中心向未开户单位发送的一封提醒短信。通过人社、住建、发改等多部门数据共享比对机制,精准定位常熟市住宅用房项目、厂房改造、道路维修改造等在建项目和拟建项目,摸清工程信息及用工情况,紧盯开工关键节点,积极动员建设单位及工程项目纳入参保范围,坚决杜绝"未参保,先开工"和"只施工,不参保"现象,确保全市296个新开工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截至目前,常熟市在建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单位559家,为5.9万建筑工人织密工伤保险安全"防护网"。
二、"在线"办理,实名参保即做即效。
今年5月,常熟市某装饰有限责任公司经办人员通过省人社网办大厅自主将当天新入场的75名建筑工人实名导入至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装饰改造工程项目中,从数据整理到上传仅用了十分钟。相较之前建筑工人参保需要单位把新增人员花名册报送至人社部门进行数据导入,然后根据人员的流动情况,及时至人社部门进行数据更新和维护,降低了单位经办的事务性成本。如今业务经办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建筑项目工伤参保实名登记工作,依托省平台"工程项目人员登记维护"模块即可一键上传人员花名册,有效避免了经办人员来回跑现象。同时,人社局联动各板块强化事前事中监管,定期对在建项目、建筑项目实名制登记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对未进行实名制登记的和登记信息不完整的,及时督促建设单位补充完善。如琴川街道创新研发了智慧工地考勤监管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及平时用工异常报警等功能,强化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动态实名制管理。
三、"一线"联办,一站办理走深走实。
"上次咨询后,按照工作人员给的清单,今天一次性就交掉了所有材料,没想到能这么方便!"江苏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单位经办人员在沙家浜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一站式提交了办理材料。聚焦"群众眼中一件事",主动前置服务窗口,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共建共享数据信息,实现工伤待遇一件事"打包办"。参保工亡事故的工伤认定、工亡待遇、养老保险待遇结算等业务,由代申请人到单位所在地的便民中心一次性提交材料,通过后台流转,经街镇板块、人社局工伤保险科(中心)、社保中心等环节,一次性办妥全部业务,为建筑企业和农民工提供"一站式"综合受理、"无差别"集成服务。今年共支付按项目参保工伤待遇356人,金额2238.56万元。
苏州英才网(SZYCW.COM ) 缘才® 上海灵炼人才服务中心 沪ICP备2023014469号-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叶繁公路199弄15号-277,278,279,280 EMAIL:8115136@qq.com 统计
人力资源证: (沪)人服证字[2023] 第1200019323号
Powered by 苏州英才网